■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婧如
   去年年末公佈的陳嘉庚青年科學獎,令人眼前一亮,全國僅有的5名獲獎者中,深圳占了兩席: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鄭海榮研究員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王俊,分獲“技術科學獎”和“生命科學獎”。
   王俊及其所在的華大基因早已盛名在外,鄭海榮所處的先進院同樣是藏龍卧虎:深圳三分之一的廣東省創新團隊和深圳市孔雀團隊都出於此。觀察這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的成長足跡,可以看到,深圳已經成為青年科學家的“孵化器”,大批青年科學家從深圳走向世界科學的前沿。
   原因何在?
   創業氛圍造就創新團隊
   深圳的創業氛圍,是創新人才得以聚集的首要因素。
   海歸博士鄭海榮畢業後,糾結於是留在美國任教還是回國工作,2007年他參加了成立不到一年的深圳先進院的美國宣講招聘,並直覺先進院和別的科研機構不一樣。“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達、經濟實力強,卻沒有傳統城市那樣厚重的科技支撐力量,城市經濟對科技的需求以及科技對經濟的實際支撐有空間。在深圳一定能做一些事!”
   2007年,鄭海榮來到深圳。當時的先進院還是在蛇口的一間廠房中的半層樓,實驗室只有數百平方米。在簡陋的條件下,大家的科研創新勁頭絲毫沒有鬆懈,幾年過去了,他所在的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屬的醫工所,也從蛇口一間幾十平方米的廠房內實驗室,發展成為目前擁有550多名科研員工和研究生、我國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生物醫學工程與醫療器械專業研究隊伍之一。
   跳出論資排輩“冒尖”快
   在深圳,跳出“論資排輩”的沉痾、大膽用人的機制創新,成為青年科學家在深圳迅速脫穎而出的有力推手。
   華大基因21歲的科學家趙柏聞獲選“2013年度傑出青年科技創新家”後,向記者講述了自己不同尋常的成才路。
   2009年,他利用高二的暑假到華大基因實習。初次接觸基因測序的他意識到,未來10年可能是基因測序非常關鍵的10年。他想,如果走高考、讀大學的“普通路子”,一定會錯過基因科學發展的黃金10年。於是他決定留在華大基因。
   沒有“博士”、“海歸”的光環,甚至高中都沒有畢業,趙柏聞能成長為國際權威認可的頂尖專家,這與華大基因的大膽用人不無關係,而這種“劍走偏鋒”的成才路,也成為深圳創新環境的最好詮釋。
   華大基因創始人之一、中科院院士楊煥明曾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華大人才已形成“四世同堂”的梯隊,第一代是創始群體,第二代是王俊為代表的科學家,第三代是以已逐步接班的美洲華大負責人李英睿為代表的科學家,第四代是趙柏聞等新生代科學家。截至目前,華大已在國際一流期刊發表(或被接受)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百餘篇,僅2013年上半年,就在《自然》和《科學》雜誌發表論文10篇,居全國(含港澳台)所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前十強,而發文作者的年齡多在24—35歲之間。
   科研到產業的“混血”優勢
   體制創新的優勢,是年青科學家引得進、留得下、用得好的又一原因。
   需求創新帶來的機制創新,被先進院院長樊建平形象地稱之為“混血”:首先,權力“混血”,中科院把先進院放在深圳,帶有試驗性,在人、事等方面充分放權、充分授權;其次,理念“混血”,科學家接觸產業前沿,在先進院,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是完全融合的一體化,不存在體制與政策上的“堤壩”;第三,行動“混血”,在這裡,優秀的研究中心或實驗室,可創立關聯的企業。
   混搭效應,成就了深圳特色的源頭創新,並快速匯聚了前沿領域的尖端人才,成為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的“無形之手”。以先進院為例,7年來發力基礎研發,累計科研經費逾15億元,科技論文發表進入科學院前15位,專利申請量累計1625件。截至2013年10月,先進院海歸人員298名,外籍專家34名,申報入選中組部“千人計劃”21人,國家傑青3人,廣東省領軍人才3人。  (原標題:青年科學家鐘愛深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w28fwjh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